【培原悦读】以美育细节点亮童心星河 ——南通市小海小学美术组《教育的细节》共读活动纪实
2025年3月28日,南通市小海小学美术组全体教师齐聚学校美术综合社团,以“教育细节与美育浸润”为主题,开展《教育的细节》共读分享活动。这场历时三小时的深度研讨,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实践共创等形式,将书中理念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为校园美育注入新动能。
共读·启思:从文字到教育现场的迁移
活动伊始,美术教研组长袁老师以“一厘米之变”破题,带领组员重温书中经典篇章。通过“细节教育四象限”思维导图,教师们从“师生互动”“课堂管理”“跨学科融合”“家校协作”四个维度展开讨论。青年教师王老师分享道:“朱永通先生笔下的‘润泽的座位’让我豁然开朗,以往总纠结于课堂纪律,却忽视了细节背后的情感温度。”组员们结合日常教学,梳理出17条“美术课堂易被忽视的细节清单”,如“学生递画作时教师是否起身接”“颜料摆放顺序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影响”等,现场展开“细节优化提案”投票。
碰撞·重构:当理论照进美术课堂
在“教育细节情景剧”环节,教师们分组演绎真实教学案例。第三组重现“陶艺课争抢工具”场景:袁老师并未直接批评学生,而是举起陶泥问道:“这块泥巴像不像齐白石爷爷说的‘不教一日闲过’?谁能用五分钟捏出最有生命力的形状?”巧妙化解冲突的同时渗透艺术精神,赢得全场掌声。针对书中“学科融合”理念,教师们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设计跨学科教案,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共创模式,被收录为校本美育典型案例。
践行·生长:让细节之光照得更远
全体美术组老师热烈探讨美育课堂细节,钱老师建议开发“彩虹评价体系”,用七色贴纸标注学生作品的色彩、创意等维度;吴老师建议将美术室工具柜改造成“自助艺术超市”,培养学生收纳整理能力……这些源于共读的灵感,正悄然重塑校园美育生态。
真实发生的变化,远比宏大的宣言更有力量——当美术教师把书中的理念化作可触摸的课堂规则,当每堂课后都有具体问题的改进清单,教育的温暖便自然流向孩子的笔尖与心田。未来,我们将继续以这样的细碎光芒编织美育的网,因为深知:照亮童年的从不是太阳,而是无数星辰般闪烁的教育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