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会课活动体会
期待与收获
——参加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会课活动体会
10月25日,省市合作特级教师后备培养对象第二次会课活动(特级教师专场)在通州区实验小学举行。通州区实验小学特级教师任卫兵执教了六年级数学课《认识比》;崇川区教研室特级教师顾娟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更难能可贵的是,除导师团的几位导师外,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许卫兵老师和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也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作了重要发言。
对本次活动我非常期待。本次活动虽为特级教师专场,但总的性质还属于研讨活动,不是特级教师的作秀。作为一次研讨活动,两位特级教师会给我们一次怎样的惊喜?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们如何在课堂上践行课程标准的理念?特级教师们又会如何在课堂上诠释新的课程理念?最近我在看一本书——《教什么样的知识?》,主要是谈如何从知识观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数学教学。两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又会演绎一个什么样的知识观?……怀着种种的期待,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之下,我忘却了几天紧张工作的疲劳,驱车赶往通州区实验小学。
听完了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在评课阶段,几位专家从追求完美、提升品位的角度对这两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又犹如给我们做了一次短小精悍的讲座。我个人认为,两位特级教师的课有以下特点值得我学习。
一是个性鲜明的课。
任卫兵老师在执教《比的认识》这堂课中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将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很多公开课中,这也是很难见到的。并紧紧围绕几种规格国旗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从而将比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比和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很好地得到落实,是一堂真正务实的课!顾娟老师除了她一贯的语言严谨、课堂机智灵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大问题研讨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进行了补充例题铺垫以后,顾老师呈现了书本上的例题,直接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在一般老师看来,这近乎不可能,学生一开始也出现许多错误,但顾老师凭着她非凡的教学机智,充分暴露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在她的引导之下,在辨析中逐步掌握“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的一般范式。
二是“四基”扎实的课。
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从原来的“双基”改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两位特级教师的课将“四基”得到很好的落实。《比的认识》这堂课中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固然不用说,在课堂上,突出的活动经验一是学生阅读文本,二是师生、生生的真诚对话,基本的数学思想体现在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沟通等方面。《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堂课中的基本活动经验更是特色彰显。在提出大问题如何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践问题以后,顾老师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学生“试误”“辨析”等一系列活动中将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方法较好的得到落实——这样在落实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逆向思维”等数学思想将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田,而不再是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用策略,学习过后就不用更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知识观彰显的课。
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努力,为什么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是多样的,其中一点是没有改变知识观。学什么样的知识?有相当大的差别,从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分为三类:事实性知识(学科知识)、方法性知识(学科方法、学习方法)、价值性知识(学科意义、学习意义) 。要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要努力将事实性知识通过学科方法、学习方法的引导使学生习得,从而进一步彰显知识的价值,使学生在“做”中学、“悟”中学。而不能将一些价值性知识、方法性知识通过教师的讲一味地变成事实性知识,只是让学生在“记”中学!两位老师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知识观,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悟”中提升,是难得的好课。
当然,对这两堂课的感悟还有很多,我将不断研究思考,在“思索中前行”!